半岛综合体育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转型。与此同时,以绿色环保为主导的服装产品绿色消费也在逐渐兴起,成为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文从绿色消费的角度出发,探讨我国业的转型之路,并分析绿色消费对业的影响与推动作用。
绿色消费的概念于1963年首次提出,由于当时工业生产带来的一系列严重环境污染问题而引发了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指明了消费者应有环境保护义务与无法避免的环保责任。绿色消费一般也指可持续消费。199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报告提出了可持续消费(即绿色消费)的定义:“提供服务及相关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2015年,联合国将“负责任的消费和生产”作为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
2016年,我国十部委发布的《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中首次对绿色消费定义:“绿色消费,是指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特征的消费行为,主要表现为崇尚勤俭节约,减少损失浪费,选择高效、环保的产品和服务,降低消费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结合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一步对绿色消费定义:“绿色消费是各类消费主体在消费活动全过程贯彻绿色低碳理念的消费行为”,方案同时明确了2025年和2030年促进绿色消费的主要目标。
我国是纺织服装品生产和出口的世界第一大国。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1-12月,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7.6%,比2022年同期加深5.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完成服装产量193.9亿件,同比下降8.69%,比2022年同期加深5.33个百分点。根据中国海关快报数据,2023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为2936.4亿美元(不含海关HS编码94章中的纺织品),同比减少8.1%,增速较2022年回落10.6个百分点,但累计降幅自9月以来逐步收窄。我国纺织服装业行业发展韧性持续显现,保持良好回暖趋势。
而在纺织服装品消费上,我国消费市场具有极大潜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2.9%,增速较2022年大幅回升19.4个百分点,整体零售规模超过疫情前水平。在网上零售消费体验提升、电商业态蓬勃发展等积极因素带动下,网络渠道零售增速实现良好回升,2023年全国网上穿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8%,增速较2022年大幅回升7.3个百分点。当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有了显著上升,利于纺织服装行业良好发展。
大量纺织服装品生产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纺织服装行业已成为仅次于石业的全球第二大污染行业。纺织服装生产过程需要大量工业用水,每吨染色的织物最少需要200吨的淡水,生产1条牛仔裤耗水7500升。更严重的是生产过程中产生了污染成分复杂、浓度高、难以生化工艺处理的印染废水。印染废水含有各种有毒物质,如染料、助料、硝酸盐以及铜、砷半岛综合体育、铅、镉、汞、镍等有毒重金属,排入水体将消耗溶解氧,破坏水生态平衡,危及鱼类和其他水生物的生存,使水环境恶化。有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染料年产量在60万吨以上,其中 50%以上用于纺织品染色;而在纺织品印染加工中,有 10%~20%的染料作为废物排出。
此外,由于“快时尚”等消费观念影响,每年大量服装生产的同时还有大量服装被丢弃,造成了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根据相关数据,我国居民每人每年平均购买10件新衣服,淘汰7-8件旧衣服,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大约有2600万吨旧衣服被扔进垃圾桶。旧衣物回收利用所带来的经济和环保效益是巨大的,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数据,每循环使用1kg废旧衣物,可以减少3.6kg二氧化碳排放量,节约6000L工业用水,同时减少0.3kg化肥和0.2kg农药使用量,然而其回收利用情况并不乐观。根据中国工程院2019年报告,我国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率不足10%,大多数仍被当作垃圾进行填埋或焚烧等简单处理半岛综合体育,其中难降解的化学纤维严重污染了土壤。
更严重的是纺织服装生产加速了温室气体排放。联合国环境署数据显示,纺织服装业的碳排放量超过所有国际航班和海运碳排放量总和,占全球碳排放总量一成。同时在生产合成纤维时会释放出一种比二氧化碳破坏性还要强300倍的一氧化二氮,加剧了温室效应的危害。
一方面,作为消费者选择购买绿色服装有利于减轻传统服装带来的环境污染,减少水资源和能源的浪费,而且绿色服装更加环保、健康和舒适,间接保护了消费者身体,避免可能接触到危害健康的化学成分。同时,选择购买绿色服装向市场反馈了积极的绿色信号,有利于鼓励企业应用创新先进的绿色低碳技术,生产销售更多的绿色服装,激发全社会生产和消费绿色服装和服务的内生动力。
另一方面,纺织服装企业生产销售绿色服装有利于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资源的浪费,减轻传统纺织服装行业带来的气候变化压力,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更好地践行“双碳”目标。而且绿色消费作为一种负责任的可持续消费理念,与ESG理念有着同样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平衡的共同之处,纺织服装企业推动绿色消费的供应链建设是一种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有利于提高其ESG评级,在市场中更具有竞争力和品牌效应力半岛综合体育,ESG表现更好的纺织服装企业更容易获得消费者和投资者青睐。
传统纺织服装业的发展,不仅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和空气污染,而且给生活环境带来很大的困难和威胁,已经开始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由于纺织服装业的经济发展与地球生态保护之间矛盾日益凸显,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越来越被社会普遍认可,而绿色消费正是从消费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为减轻传统纺织服装对环境的污染破坏,目前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来推动纺织服装行业的绿色发展,促进服装绿色消费。
购买绿色纺织服装品可满足消费者对服装的需求由美观性、耐用性转向健康性、环保性,并可间接改善环境问题,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已有许多关于绿色服饰消费行为的研究,影响消费者购买绿色服饰的因素主要有生态价值观、与自然关系的信念、对绿色服装的态度等心理因素,以及店铺服务与绿色设计宣传、身边群体购买情况、品牌价格和服装款式等外部因素。年轻消费者更容易对绿色服装持积极态度,同时,中、高收入者更倾向在购物时采取环保行为,并且与消费者的教育经历有关。此外也有研究分析了社交媒体传播背景下消费者对绿色服装的购买意愿,结果表明:消费者对绿色服装具有较高认知度和购买意愿,但在实际购买与社交媒体平台中却很少关注相关信息。通过对购买绿色服饰的消费者消费行为分析,有利于企业制定环保战略和宣传营销策略以加强消费者对绿色服饰的购买意愿。
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积极响应绿色低碳号召,主动开展碳中和行动,从生产源头推动绿色消费。早在2018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就正式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UNFCCC)《时尚产业气候行动》,积极引导全球纺织服装行业的气候治理讨论,并于2019年发起“气候创新2030”行动,受到了广大纺织服装企业的认同响应和积极参与,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2022年中国纺织大会发布内容,截至目前,已有21家品牌企业、42家制造业企业和3大重点产业集群加入“中国品牌30·60气候创新碳中和加速计划”;137家企业参与了“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全生命周期评价工作组”的工作,测算了61种产品的碳足迹,填补了行业内产品环境影响的数据空白;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的维度和内涵不断拓展。
为降低传统纺织服装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纺织服装企业应采用先进的绿色纺织、印染和回收技术,尽可能更多地使用绿色纤维材料使用,回收利用旧衣物,从源头上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从生产环节推动绿色消费。以我国服装品牌江南布衣为例,将绿色低碳融入设计、生产和管理中,切实让绿色消费理念从概念走向实践。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于2020年成立“芝麻实验室”,用创新力想象力重塑再利用零散布料,变废为玩偶、布袋、家居等创意布艺品;在可持续原材料使用方面,江南布衣致力于在未来的产品开发和生产中优先考虑多种可持续原材料,并探索可回收和无污染的生产过程,2022财年,江南布衣可持续原材料采购比例达6.3%,计划于2025财年末,可持续原材料占采购原材料总重量的30%以上。
随着电商平台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通过互联网购买服装,电商平台变成了绿色消费的主要战场。考虑到消费者环保低碳意识的兴起,以及“双碳”目标的导向,许多电商平台依托其平台模式,倡导绿色消费新风尚。
例如京东今年推出的“青绿计划”,在新百货上线“青绿服饰”专场,促进服饰可持续绿色消费。携手朗姿、茵曼、JNBY、Marisfrolg、好奇蜜斯等服饰品牌,筛选出采用可持续原材料制造的绿色服装,并给这些服装打上“绿色”标签,鼓励消费者购买。通过满减、折扣福利,以及积攒青绿积分兑换青绿勋章、品牌环保好礼等方式激励用户绿色消费,切实让消费者感受到活动福利和绿色服饰价格优势,激励消费者完成从绿色消费意愿产生到绿色消费行为实践的转变,实实在在践行减碳目标。
从政策角度看,目前的绿色消费政策主要集中在产品的生产和回收上,主要集中在生活用品、服务、交通和通信领域,很少关注纺织品和服装领域半岛综合体育,并且相关政策主要以生产者为导向,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没有严格限制。
对此,建议政府完善纺织服装行业绿色消费政策体系,健全保障制度和激励政策,推动纺织服装行业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发展,完成产供销全链条的绿色化,同时应该强化绿色消费宣传,培养全社会消费绿色服装的意识与习惯,驱动绿色消费成为当前服装市场的潮流和主流消费观念。从绿色检测角度看,目前我国绿色纺织产品检测部分技术、设备有待完善,技术人员、方法手段等与国际先进水平尚存差距,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并不是很完善,生产的绿色产品还需要提升技术标准以接轨国际。
虽然绿色服装有着环保和健康的优点,但在消费者由于多方面原因并未选择购买绿色服装,大多数消费者对绿色服装消费仍表现出一种意图行为的差距,转化为绿色消费行动还有许多障碍。而且由于绿色消费观念和意识薄弱,大多数消费者购买服装的第一参考仍为价格而非绿色。
对此,建议消费者主动接受绿色消费,不断提高对绿色服装的认知度,在购买服装中优先选择绿色服装,使绿色消费方式成为一种自觉选择。消费者应该摈弃不良消费行为,选择可持续的理性消费观念,避免盲目过度购买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和衣物的闲置,避免追求快时尚消费而大量丢弃旧衣物,减少不必要的服装消费。同时消费者应该主动参与旧衣回收利用,支持二手衣物交易和旧衣捐赠活动,选择由回收材料制成的环保衣物,促进旧衣在市场。
当前我国企业绿色纺织生产技术还不成熟,环保纺织材料的发展还比较薄弱,环保原材料利用比例还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半岛综合体育。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还需提高,环保技术的开发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投入,中小企业难以承担高额的资金投入;同时,部分企业更关注当前的利益,未能从更长远角度看待绿色消费战略。此外还有一些企业为了塑造绿色品牌形象,投入大量精力在营销“绿色”而并未采用绿色技术和材料。
对此,建议企业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作为发展战略,制定企业发展的个性“双碳”目标,全方面推进绿色技术的应用创新、绿色纤维的使用以及废旧纺织的回收利用,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运用适当的营销手段引导消费者,提升消费者绿色消费的意识,供给优质的绿色消费产品。
作者包婕系中财大绿金院ESG中心联合主任;邝睿系长三角绿色价值投资研究院科研助理;施懿宸系中财大绿金院高级学术顾问、中财绿指首席经济学家